自闭症早期筛查查什么?
浏览次数:1907次 发布日期:2017-4-10 14:56:46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起病于婴幼儿时期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核心症状是:持续存在的、多场合的社会交往和互动缺陷,言语和非言语沟通困难,刻板重复的行为和兴趣。男孩的发病率是女孩的5倍。

自闭症儿童被称为“星星的孩子”,意思是他们就像天上的星星,在遥远而漆黑的夜空中独自闪烁着。专家说,重度患儿完全沉浸于自己的世界,喊名字没反应,对他人,包括父母的情绪表情变化没有明显察觉和反应,对周围世界“漠不关心”,不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轻度患儿会在熟悉的环境中和熟悉的人有基本交流,因为这类孩子多数在早期语言运动发育正常。这类孩子2~3岁以后,常常表现为和他人互动上存在问题,出现一些异于同龄人的情绪障碍。

专家说,对婴幼儿自闭症早期筛查和诊断时,往往不是看一个婴幼儿“有”什么典型的行为,例如:“有刻板重复行为、模仿语言”等,而是应该根据婴幼儿的发育规律,与同月龄婴幼儿相比,看这个婴幼儿“没有”什么行为,如,不会追视人脸、不会寻求大人的关注等。

为什么要早期筛查?

●婴幼儿的年龄越小,大脑神经系统可塑性越强。这就是早期干预会明显改善预后的生理基础。

●早期干预是充分利用了婴幼儿大脑的学习潜力,能让他们的大脑活动正常化,从而限制了自闭症的有害效应,改善他们的社会技能。

●许多研究证明,始于两岁之内的早期干预可以显著改善自闭症的预后。

●随着诊断能力、早期干预、康复训练质量的提高,对患儿进行长期系统的干预,可最大程度的改善患儿的预后情况。

●经科学干预,部分患儿的认知水平、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交技巧可以达到正常水平。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茂名星星园感统智能训练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茂名市双山六路88号大院(博汇新城)1-11号 332-336房   ICP备案号:粤ICP备12010504号 后台管理
收藏 设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