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年11月17日至22日期间,我有幸赴香港参加了广东省残联和香港协康会共同组织的“广东省孤独症儿童康复教师骨干培训班”的学习。这是一次难得的机遇,短短7天的学习,聆听了香港协康会数位专家的精彩授课。专家们从多个方面讲述了《自闭症儿童心理教育评估(第三版)》(PEP-3)的使用方法及评核方法和实际操作;从评估到训练;编写《个别教育计划》的理念模式和实操过程,结构化教学法的理念与模式,崭新教学模式(SCERTS);诱发语言沟通的技巧等等。通过学习使我对康复教学工作有了更新、更深和更全面的认识,我获益匪浅。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感受与收获。
一、学习过程使我充满感激
首先,很感谢省残联举办的这次培训,并给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在我参加的诸多的培训、学习、会议中,这是我第一次赴香港培训学习且不需要我个人去思考如何解决诸多问题的机会,因此我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香港之行。
其次,在这次培训期间,省康复中心的刘晓梅部长做了大量工作,在每个环节都为我们安排得非常细致、到位,令我心存感激。同时香港协康会负责培训的老师们也非常用心负责,她们不间断的工作效率和谦和的待人方式,使我们每个成员都不得不为之敬佩!
二、培训为我机构注入血液
早在2005年,我在广州中山三院就已开始接触过结构化教学法。成立康复机构之后,经过这几年的摸索滚爬,以为自己对结构化教学的理念和模式已入精髓,也曾为自己在茂名地区首先推行结构化教学的成绩而沾沾自喜;直到这次来到香港学习,才知道原来自己有那么多的欠缺和不足;使我感触最深有以下这几点。
首先,在评估这一块,一直是我机构的软肋,老师们无法对评估的界定有个标准和要求、以及示范的次数、协助或提示的频率,一直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因为评估不准确,以至于影响到了后来个别教育计划的编写与实施;于是,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很容易遇上瓶颈,这是一直以来我们最为头疼的问题。这次能参与了PEP-3的培训与实操,特别需要感谢的是我们E组在实习地点“富昌中心”的卢姑娘,真难为她手把手地示范、不厌其烦地耐心解说,使得我们懂得了如何系统地操作运用PEP-3的整个评估过程,以前一直困扰的难题也显得容易解决多了。
其次是个人工作系统,一直以来我都以为,个人工作是以培养孩子独立处理自己工作能力为目标来实施,内容一般都是在个别辅导中抽取出成功率80%以上的精细动作项目去巩固练习,一般安排个人工作内容的老师极少自行动脑做教具,只需按照个训老师的要求安排就位就行了。殊不知在这小小一块原来也藏着那么多的学问,特别是在富昌中心实习时,卢姑娘用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频频出题,要求我们以一个主题为目标在个人工作系统中明确体现出来并延伸。这种灵活的运用方式实在让我大开眼界,不得不为她们的专业水平所折服!我想,如果我们每个老师都能达到这种水平,那些可怜的孩子们说不定还真的有救了。
第三个感触是雷梓汶女士所讲的崭新教学模式(SCERTS),这是我头一回接触到的新名词,刚开始一听,感觉有点类似PCI(游戏与文化介入),理念都是顺着孩子的兴趣点而转入。其实听起来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时,往往老师总会把很多互动性的游戏演变成指导性游戏了。且PCI中随意性很强,在单一的环境(机构)里很难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而SCERTS就不同了,在整个结构化教学的环境基础上,老师可以跟从孩子的兴趣点,逐渐把孩子从被动地配合变成主动地参与。这一崭新的教学模式让我眼前一亮:感觉这一方法可能更适合我们在机构里运用,非常值得学习和推广!可惜,授课的时间太短,目前还无法完全消化掉。
最有意思的是在最后一天刘梓琦女士的课程:“诱发语言沟通的技巧”。老师上课的开头非常有趣:先让学员分成两组做一游戏,大家在不能说话的前提下,按各自出生的月、日次序排队,大家排好队后再逐一报出自己的生日。从这一环节中让大家领悟:沟通有多么地重要!然后才通过孤独症儿童的各种特征 — 沟通型格的案例进行分析。接着再让学员们对自己做一个自我测试,看自己是属于哪一沟通型格的教师。其次,通过模拟对话让我们亲身体会在沟通时不能在同一位置面对面交流时的各自感受。最后才以各个案例来引入沟通技巧三步曲:
沟通妙法(1)面对面、等 . 一 . 会
沟通妙法(2)全 .情 . 投入;
沟通妙法(3)“续”. 步 . 提 . 升。
三、培训之行使我触动心灵
在培训过程中有一件令我感触很深的事情,就是我们E组在富昌中心实习时,中途有穿插和家长一起聆听了“家庭支持服务”一年一次的专家讲座。很佩服这位资深人士的演讲:她先通过播放录像和谈话,倾听家长诉说当得知孩子得了自闭症时的绝望、带孩子参与训练过程的艰辛、和看到孩子各种不良行为产生的烦恼和痛苦。然后才导入主题:孤独症孩子各种不良行为背后的成因,解释这些孩子所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环境与我们是截然不同的感受。换言之,就是我们要尝试理解、接纳并尊重他们。临到结尾处还播放了台湾一个孤独症家庭中身患绝症妈妈自拍的真实案例。结果整个会场唏嘘一片,很多家长久久不能平复心情,让我这个原本以为早已麻木的孩子母亲也忍不住为之掉泪了!我想,如果我们内地也能有这种水平的家庭支持活动该多好!家长若能保持一个平常心态去积极配合,对孩子的成长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这次培训使我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获益良多。
一直以来我都相信,人的成长经历和身边朋友就是人生财富。这次香港培训我省共26人参加,分别来自不同城市中不同的公、私立机构。在每一个点评的环节里,他们每一个人不同的教学经历、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思维方式都是我学习的机会,让我看到了别人的长处,以此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帮助我成长!同时,经过这次培训,让我有机会认识了香港协康会的各位老师和来自不同地方的学员们;还要特别多谢刘部长有条不紊的细致编排,把我分到了E组,短短的7天时间使我们变成了伙伴,白天我们一起努力学习,认真讨论;晚上我们还会聚在一起相互交流经验、探讨问题,大家配合非常默契。这为以后能彼此交流学习、分享各种信息资源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总之,参加了这次广东省孤独症儿童康复教师骨干培训班的学习,使我受益良多,我是在紧张与充实、感触与感动、收获与喜悦中度过的。能有如此的体验,还是要再次感谢省残联和市残联能提供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我也真的希望,以后能在各级残联的帮助支持下,多一些这样的机会,使我们这些新起点的民办机构成长得更快一些、使孤独症孩子们能更快地走出自闭、融入社会!
茂名市星星园感统智能训练中心:邱少玲
2014年12月3日
|